天人合一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

天人合一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石

天人关系问题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一直是一个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的基本问题。如北宋邵雍《皇极经世书·观物外篇》言“学不际天人,不足以谓之学”。中国古人在天人关系的探索过程中,大体上先后提出了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天人相胜等观点。天人合一是贯穿于中国古代哲学之最根本、最核心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中医学的思维方法,是中医理论建构与临床思维的理论预设和思维模式。

天人合一的内涵

天人合一的内涵非常丰富。依据具体的语境,天人合一可以是一种认知模式及相应的世界图景,也可以是一种存在方式、理想人生境界及相应的人生态度和行为方式,等等。然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天人合一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天人同源:气是宇宙万物与人生成的本原,此乃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基元。

天人同构:人与自然具有相同的阴阳、三才、五行等结构,由此形成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框架。

天人同道:人与自然万物之间具有相同的阴阳消长及五行生克制化等规律,由此形成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的理据。

天人合一观与中医思维

从中国哲学思维模式的角度而言,天人合一可以说就是“推天道以明人事”,这也是中国哲学的一个普遍架构。中医学正是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为基础,作为自己的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来建构中医理论体系并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首先,中医学主要从自然之天与人的关系角度来研究天人关系以及人的生命活动,以关系为逻辑起点,视宇宙万物为一有机整体,人体是一小宇宙,由此奠定了中医学的整体观。中医学对生命活动的认识、病证的辨识、治法与处方用药、具体治疗措施的综合应用等,都贯穿着系统整体的理念。

其次,从方法论的角度而言,天人合一强调主体与客体的合一,由此必然引出取象比类、直觉思维、模式推理等方法。而天人合一这一命题本身就体现着类比的思维方式,因为天人合一是建立在天人相通基础之上的,天人相通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天人相类,天之理同于人之理,或天地构造在某些方面与人相同。故从认识论的角度而言,天人合一的基本方法就是类比。

同时,天人合一观将对象世界规定为主客不分、大化流行的和谐整体,而对这种宇宙整体的把握,需要采取整体性的直觉形式。

另外,人与自然同源、同构、同道的天人合一原理,作为一种前提预设,将自然和社会中的各种事物作为人体的参照,依据对自然和社会事物及其变化的观察、猜测和揣摩,对人体内部状况做出判断,并可推论出天地自然、人体具有空间或时间的异级同构关系,必然导向模式推理的方法。如中医学将天、地、人三才模式具体化,用以构筑中医脉诊的三部九候诊法等。由此天人合一又是中医思维中逻辑推演的大前提,如《灵枢·海论》即以自然界有四海,以天人合一为前提之一,推演出人体有四海的结论。当然,我们对天人合一观下忽视不同层次事物运动规律差异等缺陷应有清醒的认识。(邢玉瑞  陕西中医药大学)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时间:2024-12-23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5版  作者:邢玉瑞

(责任编辑:刘茜)

值班编辑

发表回复

Next Post

第七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北京召开

周一 12 月 30 , 2024
第七届中医药文化大会在北京召开 12月27至29日,由中国药文化研究会、中国战略与管理研究会等主办的 […]